查看原文
其他

毛亚庆:教育的情感转向

毛亚庆 優教育
2024-09-05

当中国社会进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就从注重物质产品生产的社会体系建构转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提升的社会体系发展,终极实在的追问也由外在转向人自身,转向以人的生活作为基础和本源的“社会”。为此,新时代需要培养适应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之为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发展与社会人格,这种人性基础确立了社会秩序,规范了社会行动,牢固了社会团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根基。
社会情感教育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对于教育的诉求,通过开发学生获取社会情感能力所必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面对成长和发展的复杂情境,在社会化过程中基于个人的自我感受和社会关系的互动体验掌握并应用一系列与个体适应及社会性发展有关的核心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必须改进以下三个方面的观念认识:
第一,对人发展的理解要回归本真。人的发展是按照身体、心智、情感而进行的,情感在现实性上代表了人性的需求倾向,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人类个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适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第二,对教育的理解要以人为目的。人性的发展是精神的健全成长,教育的要义不仅在于人的理性的提升,更在于确证着人的存在、促进着人的生成,这应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第三,对智力的理解要关注非认知能力。对于智力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上,它应包括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智力等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一系列非认知能力。
为此,就必须构建学校全员参与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第一,需提升校长、教师与家长的社会情感能力。要学会关心、积极关注他人,营造相互信任、合作的工作环境;建立参与机制,组建发展共同体,注重家长承担相应的义务,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有幸福感与职业满意的获得感。
第二,注重校本资源开发。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教学材料和资源,组织专业培训和集体教学研讨活动。
第三,实施学科教学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与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的知识衔接,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体验。
第四,构建友善、支持性的学校氛围。要重视安全、温暖、尊重、支持、鼓励和接纳的心理社会环境建设;强调管理者、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关注学生与学校教职工共享的价值观、教师和管理者的组织行为方式及学校物理环境的精神呈现。
第五,构建家校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家长委员会,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组织社会情感学习的专题课程、集会活动,开展家长专题讲座。

- END -

作者 | 毛亚庆

来源 | 《優教育》杂志第38期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